2018年1月03建筑工程技术李晓阳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
2 各种外墙保温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2.1 内外墙保温系统主要由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,用于外墙内表面。 设计依据为行业标准JGJ/T261-2011《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》。 结构图集参见国家标准图集11J122《外墙内保温建筑结构》。 绝热材料的燃烧性能和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新规定6.7.2(强力条)的规定。 2.2 外墙夹芯(复合)保温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: (1)即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及两侧实心墙体或现浇混凝土墙体(保护层)形成无空腔的复合绝缘结构。 是集建筑节能与结构为一体,集承重、保温、围护为一体,实现保温与(承重、围护)墙体同寿命的建筑节能技术。 此类系统采用普通保温板即可满足消防安全要求。 保温与结构主体同时施工,较好地解决了外墙保温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,如裂缝、脱落、火灾蔓延等。 (2)夹芯保温复合砖砌体是集承重、保温、围护于一体的复合墙体。 它由外叶墙(非承重)、夹芯保温层、内叶墙(承重)组成。 一般砖混结构民用建筑。 保温夹芯材料宜采用脲醛树脂(UF)和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。 钢网框架板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复合保温系统属于第一种形式,包括CL建筑系统(A法)、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系统、TQ舌榫式自保温系统。 -沟槽钢网框架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等。
该类系统的消防设计符合新规范第6.7.3条的规定。 当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可达BI或B2级时,保温材料两侧墙体宜采用不燃材料,厚度不宜小于50mm。 在这种情况下,所设计建筑物的高度和类别不受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。 2.3非承重砌块自保温系统的设计依据是行业标准JGJ/T323-2004《自保温混凝土组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》。 此类系统采用非承重自保温(包括复合自保温)砌块作为围护材料,砌筑采用专用砂浆,在热桥部位如如梁和柱。 采用化学板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保温技术体系,与建筑墙体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。 也是集建筑节能与结构于一体的建筑节能技术。 主要用于框架、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部位。 2.4 外墙外保温系统 此类系统的保温层位于维护(包括承重)外墙的外侧。 根据保温层与墙体连接方式及施工方法的不同,一般可分为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和粘结锚固保温板两种形式。 现浇混凝土保温外模板复合保温系统,实际上应用了一体化保模技术,即复合保温板,在工厂预制好,在建筑施工中起到外模板的作用。现浇混凝土,与混凝土牢固连接,形成一体化保温系统。 复合保温系统与建筑围护结构融为一体。 保温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适用于框架结构、抗震墙结构、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梁、柱、剪力墙等部位。 自绝缘块可用于其他填充墙部件。
当外防护层与系统找平层总厚度≧50时,可视为符合建筑外墙及其两侧墙体保温材料使用新规第6.7.3条的规定。两侧形成无空腔的复合绝缘结构。 粘结锚栓组合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保温层(包括复合夹芯保温层)、保护层和固定材料(粘结剂、锚栓等)组成,安装在外墙外的非承重保温结构。外墙的表面。 新规定6.7.5(强力条)和6.7.6(强力条)中,外墙保温系统分为保温层和基层墙体、保温层之间无空腔的外装饰层、基层墙体与外装饰层之间有两种空腔。 新规定第6.7.6条特指外装饰层为非透明幕墙时的外墙保温系统。 由于空腔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,导致火势迅速蔓延,因此对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。 有严格的限制,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方法与前者相同。 3“门窗的耐火完整性”。 2014年版《消防规范》在第6.2.5条和第6.7.7.1条中首次提及门窗耐火完整性要求。 这与以往及2014年版消防规范其他条款中出现的“甲、乙、丙级防火门窗”的表述不同。 上述第6.2.5和6.7.7.1条明确规定,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户的耐火完整性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《镶嵌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》GB/ T12513 适用于非隔热窗。 确定玻璃封装部件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。
具有耐火完整性的门的耐火完整性按现行国家标准《门和卷帘门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7633的有关规定进行测定。 GB/T31433-2015《建筑幕墙、门窗通用技术条件》(2015-12-01实施)第四条表1首次从四方面规定了幕墙、门窗的要求安全、节能、适用、耐用等方面。 性能分类。 表1将耐火完整性作为除要求性能之外的可选性能纳入安全分类中。 该标准第5.1.5条明确规定:“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外门窗,其使用的至少一层玻璃应符合GB15763.1的规定(即非隔热防火玻璃( C)) 类。 这也是我们施工设计图纸时,如果需要使用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外门窗,除了注明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30分钟外,文字内容第5.1.5条的规定还应当在门窗工程设计说明书和门窗表中予以表述。 GB15763.1《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一部分:耐火玻璃》第3.7条规定:“非隔热耐火玻璃(C类)是耐火性能仅满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玻璃”)。 也就是说,具有耐火完整性。对于有安全要求的外窗,至少使用的一层玻璃应为非隔热防火玻璃(C类)。 GB/T31433-2015第5.2.1.6条还提到:“外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30分钟。
GB16809-2008《防火窗》修改了防火窗耐火性能的分级方法,按隔热(A级)和非隔热(C级)分类。 还增加了耐火等级划分方法,明确了防火窗的型号编制方法。 。 其中A级是在规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、隔热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窗。 又称隔热防火窗。 因防火要求而设置的甲、乙、丙级防火窗均属于此类。 非隔热防火窗为C类。2014年《消防规范》第6.2.5条、第6.7.7.1条所述窗户耐火完整性判定标准与C类非隔热窗耐火完整性判定标准相同。 GB16809-2008《防火窗》中的隔热防火窗完全一样。 参考文献[1]李鹏,张广群. 一种建筑外墙新型防火材料。 低温建筑技术,2011(10)